当前位置:首页>保险溯源>平安提醒|要填报高考志愿了,这十大骗局要当心!

平安提醒|要填报高考志愿了,这十大骗局要当心!

  • 2023-05-10 14:56:27

  • 对于2018年高考结束不久的无数学子来说,他们现在面临的头等大事莫过于志愿填报了。在考生之间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考,七分报!志愿填报要讲究“门当户对”,分数和大学要能匹配。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却因此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利用考生的求学心理,埋下了重重陷阱!

    小编为各位考生和家长梳理了10大高考招生常见骗局,面对骗子的花招一定要“擦亮眼睛”!


    01

    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每当高考结束,骗子就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大面积传播伪装成“高考查分”网页的木马程序。家长点击进去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警方提示:陌生号码发送的相关高考网址链接切勿点击。考生成绩、志愿填报、录取信息查询需登陆生源地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查询


    02

    谎称有“内部指标”


    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声称只要愿意出钱,即使考生没上学校投档线,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然而,当家长将钱款如数交完后,他们就卷款逃之夭夭

    警方提示:高考录取工作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也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高校录取


    03

    冒充军校招生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 “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

    警方提示: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


    04

    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高校录取结果是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诈骗团伙往往会在录取信息正式公布前,以可提前获取录取信息为名,骗取考生及家长钱财

    警方提示:考生及家长应以切勿听信提前获取的谣言。


    05

    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


    一些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

    警方提示:如果对一些高校缺乏了解,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可以实地去参观,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06

    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或中介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以邮寄虚假录取通知书方式忽悠、蒙骗考生将各种费用打入个人或机构的银行账号 

    警方提示: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家长和考生也可以电话向学校咨询被录取情况,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07

    谎称能办理各类“特长生”加分


    许多不法分子声称能办理各类“特长”照顾资格,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以“特长生”录取。

    警方提示: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严格限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在考生没达到分数要求的情况下“破格”录取


    08

    高额费用咨询志愿填报


    一些社会咨询机构、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考生和家长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警方提示: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对于社会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辅导活动要提高警惕


    09

    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警方提示:在艺术类考生录取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取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希望广大考生及家长调整好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10

    “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警方提示:,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总结完十大骗局,小编还要提醒几句: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

    广大考生及家长应摆正心态,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入学资格,遇可疑情形,电话咨询相关教育行政机关或登录高校官方网站查询,不要被骗子谎言蒙蔽,更不要随便将钱款汇给不熟悉的人员。遭遇招生诈骗,要及时向招生机构和公安机关举报维护合法权益。

    来源丨泰安警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