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保险溯源>安全史 | 厉害了我的祖宗!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职业病防治

安全史 | 厉害了我的祖宗!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职业病防治

  • 2023-05-10 14:56:27


  • 2018年是我国“职业健康执法年”

    严查尘毒危害是执法年的工作重点

    众所周知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但据古代典籍记录

    早在公元11世纪末~12世纪初

    也就是宋哲宗、宋徽宗在位期间

    我国就已经开始了对职业病的记录和研究


    北宋出现最早的职业病记录


    北宋时期,孔平仲在《谈苑》中记载

    “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

    这里所谓“石末伤肺”

    就是石末沉着病

    属于矽肺范畴


    《谈苑》中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汞中毒记录

    “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熏,头手俱颤。卖饼家窥炉,目皆早昏。”

    这里所说的“头手俱颤”

    不正是汞中毒的特征性症状吗?


    职业病问题突出的明代


    明代采矿、冶炼、纺织、印染诸种工业的发展

    使职业病成为突出问题

    引起医家的重视

    使对职业病的研究也日起深入

    出现了许多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著作


    薛已在《内科摘要》中明确提出了银匠的职业病

    指出销银匠因手工操作,经常接触冶炼物质

    会出现劳倦、寒热及手麻等症状

    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方法

    即用“补中益气及温和之药煎汤渍手”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则记载了铅矿工人的职业病

    “皮肤痿黄,腹胀不能食,多致疾而死”

    《天工开物》对于烧炼砒的工人这样记录

    “烧砒之人,经两载即改徒,否则须发尽落”


    申供辰在《外科启玄》中

    把日晒疮、冻疮、逡裂疮、担肩瘤、水渍疮等

    归之为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从事行船、推车、打鱼、印染、辗玉、肩挑负重、车镟等职业者

    极易患此类病


    明清时期病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煤的广泛使用

    使防治煤气中毒成为重要任务

    《景岳全书》提出了

    用通风法防止煤气中毒

    “但于顶开留一窍,或于窗纸揭开数楞,则其气自透去,不能下满”


    《天工开物·礁炼》中记载的

    “靠炉砌砖墙一垛,高阔皆丈余”

    则是针对从事冶炼、高温作业

    提出的预防措施

    《天工开物·燔石》

    还记载了在矿井中用竹筒排毒气

    以防煤气中毒的方法

    “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

    为现代煤矿职业病防治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农政全书》中还有关于

    用灯火测验毒气以防中毒的方法

    “凡凿井遇此(毒气),当有急飒飒侵入,急起避之,俟泄尽更下凿之。欲侵知气尽者,缒灯火下视之,火不灭是气尽也”


    清代赵学敏根据《本草纲目》

    提出食鹅肉以防治铅中毒

    与现代治疗理论中

    应给予合理的营养的要求一致


    结语


    我国最早记载职业病的文献

    不但比其他国家最早记载早了四五百年

    (国外职业病论述要到公元1700年,拉马志尼的《论手工业者的疾病》问世)

    而且所涉及的职业病类型丰富

    虽未形成完整的专科体系

    却在病因认识及防治措施方面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在职业病研究方面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鑫安利

    安全 • 健康 环保

    这里的舞台很大,但主角只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