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首部纪录片,深入探访产业扶贫“台江模式”一线实况)
平安产险国内首推的免息免担保产业扶贫“台江模式”,作为平安“三村建设工程”的中坚力量,已在贵州台江县落地数月。今天,扶贫项目组的申扬帆将带领我们实地走访台江贫困地区,讲述扶贫一线的酸甜苦辣。
台江,位于黔东南州中部,经济落后,资源贫乏,现有93个贫困村,144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58297人。
2013年,大学毕业的申扬帆加入了平安产险从事农险管理岗,“我从一进公司就在做农业保险方面的工作,下乡镇下村做查勘”。谈起这些年的扶贫工作,申扬帆深有感悟“这里的农户都是靠土地吃饭的,可那时候连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都没有,那大家的日子怎么过呢?”
2017年8月,平安产险扶贫项目组进驻台江,开展属于平安特色的扶贫模式。幸运的是,申扬帆也加入了台江扶贫项目。“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就发现,这个县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工业企业,农户大多是零散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根据台江县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条件,平安产险选定食用菌产业作为扶贫重点项目推进,正式推出国内首个免息、免担保、送保险的产业扶贫“台江模式”。对于台江模式的特色,申扬帆熟记于心“台江模式是为这些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做担保,还给他贴息,农户不用为利息发愁。台江模式还融入了人脸识别、卫星遥感和DRS鹰眼风控等技术,确保农户从种植到销售全程无忧”。
那段时间里,扶贫项目组成员在台江走村串寨,一边向农户介绍台江模式的优势,一边收集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信息,“我们是来支持定点扶贫的项目组,现在是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定点扶贫台江县,和政府是签了战略合作协议的。我们提倡的是见货不见贷,你们可以直接去企业领菌棒,入棚生产。”
在连月的不懈努力下,项目组的推广初见成效,“刚开始很多农户不太信任我们平安产险的扶贫项目,采取观望状态,但通过我们连续组织多场台江模式宣导会,政府推荐农户到场参会,听取知识普及,大家也越来越信任与支持我们。”
“台江模式”的顺利落地也获得了贵州省、黔东南州和台江县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在2018年1月的回访中,台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喜平欣喜地说道“平安产险在产业发展方面,投入了5000万,用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定售菌棒两百万棒,一百万棒已经进入大棚,再过三个月长出冬菌就可以产生效益。”
如今看到这片土地一点一滴的改善,申扬帆无限感慨“做好台江模式确实不容易,我很开心自己能出一份力,和台江项目的所有兄弟姐妹们一起努力,真正的帮助到那些需要去扶贫的村民们。”
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和台江扶贫项目组一样扎根在一线的平安产险人,他们不畏艰辛,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都将竭力为三村建设工程保驾护航。